天津市滨海新区国防动员办公室

当前位置: 首页>国防动员知识

拓展民兵训练基地功能
发布日期: 2025-07-03 15:20      来源: 中国国防报 2025年6月27日第三版
字号:
  • 分享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“建好训练场,多方来砺兵。”6月17日,本报头版报道了山东省德州军分区与驻地武警部队、公安部门联建共用民兵训练基地的做法,受到读者关注,引发大家对如何拓展基地功能、提高基地使用效益的思考。

    民兵训练基地,是民兵依托各类设备设施、集中锤炼技能的规范性场所。近年来,各地民兵训练基地软、硬件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,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紧密衔接、组训施训条件不断改善的训练基地整体布局,成为国防动员领域中一项稳固可靠的重要资源。同时,驻军部队、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、地方专业力量对训练场地的需求越来越大,但又不能让每家单位重复建设,那样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在这种情况下,民兵训练基地应担负起更多的职能使命,努力做到一个训练场可供多家用、能在多时用。

    让民兵训练基地开放共享,不能仅满足于像人们观影看戏一样,今天你来、明天他来,对资源进行简单的划分、重复的使用,而是要通过召开地方党委议军会议、军地联席会议、国动委例会等途径,对军事机关、驻军部队、国防动员办公室、其他地方部门掌握的训练资源进行优化整合,打造一个既能改善民兵训练保障条件、又能满足多种力量训练需要的综合性训练基地。

    换句话说,应让民兵训练基地开放共享的过程,成为训练器材设施不断丰富完善、施训组训方法得以改进创新、专业教练员之间取长补短、创先争优氛围日益浓厚的过程,实现“1+1>2”的效果。

    大盘取厚势,落子开新局。在保障过往部队过程中,也可考虑发挥民兵训练基地的作用。保障过往部队的任务往往来得突然,一些地方相关人员因此存有临时观念。其实,越是时间紧、任务重,越应当从长计议、充分准备。

    保障过往部队对场地、人员和安全保密有着很高的要求。大部分民兵训练基地运行多年,管理制度规范、仓储空间充足、交通位置便利、周边资源丰富,且在军事机关组织下可随时进行封闭管理。一旦受领保障过往部队任务,可依托平时保障民兵训练的人员与设施,视情协调军用饮食供应站等单位进驻,在民兵训练基地内为过往部队官兵提供饮食、休整等保障。也可在民兵训练基地内存储一定数量的粮油、燃油、车辆维修、应急救援等军民通用物资器材,保障过往部队快速取用。

    根据战训一致的原则,民兵训练基地的功能还应向战时拓展。一旦遇有情况,可依托民兵训练基地,组织民兵、预备役人员、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等快速收拢集结,让动员对象在心理上、状态上、角色上、环境上由“民”转“兵”。依托民兵训练基地现有教练员队伍和训练设施,组织动员对象开展轻武器实弹射击、战术基础动作、卫生救护、伪装防护等课目训练,使临战训练快速展开、快速见效。根据对口支援任务部队需求,可组织兵员从民兵训练基地统一出发,实施成建制兵力投送;也可就近就便与任务部队在民兵训练基地内完成交接,使其成为一座兵员交接站。

    (孙志云、薛利梅)


    checktaskdate=&unchecktaskdate=&ssbm=&fromcontentid=&enddate=&thirdtitle=&showtitle=&maintype=&titleformatstring=False_False_False_&check_isadmin=True&check_username=qgdbadmin&check_checkdate=2025/7/3 15:22:16&check_reasons=
   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
   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
   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
    重点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