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市滨海新区国防动员办公室

当前位置: 首页>国防动员知识

回望经典《小兵张嘎》:在少年英雄的故事里,读懂国防与担当!
发布日期: 2025-08-14 15:08      来源: 上海国防动员
字号:
  • 分享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编者按

   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与热血担当,从未褪色。当银幕亮起,往昔战火穿越时空重燃,英雄故事在光影中鲜活重生,光影化作桥梁,连接历史与当下,唤醒使命与担当。   经典影片《小兵张嘎》讲述少年嘎子在抗战中成长为八路军战士的故事。今天,让我们重温此片,于光影中铸魂,共筑国防动员钢铁长城。


    上映时间:1963年

    时长:101分钟

    导演:崔嵬、欧阳红樱

    主演:安吉斯、张莹、葛存壮、吴克勤


    从文学经典到银幕传奇

    影片《小兵张嘎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,崔嵬、欧阳红樱联合执导,安吉斯、张平、张莹、于绍康、葛存壮等人主演,上映于1963年。

    自古英雄出少年。抗战时期,一批少年英雄同父辈并肩作战。电影《小兵张嘎》中活泼淘气、机智果敢的少年嘎子,无疑是几代人心中的经典银幕形象。


    争斗磨砺与少年英雄

   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白洋淀,调皮莽撞的少年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被日寇杀害后,只身来到县城找游击队排长罗金宝,让他帮忙为奶奶报仇。谁想到遇见罗金宝时,张嘎将对方当作了汉奸,闹了笑话。

    误会解除后,张嘎梦想成为一名小八路,并想拥有一把枪。因为太想得到枪,张嘎不但在和胖墩打赌时耍赖,还违反纪律将某次战斗中收缴到的真枪偷偷藏在了树上的鸟窝里,又闹了笑话。

    在经历一系列磨砺后,张嘎由鲁莽捣蛋的少年成长为真正的八路军侦察员。


    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,将一个 “嘎气十足” 的少年英雄刻画得血肉丰满,观众见证的不仅是个人成长,更是全民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

    雁翎队:冀中民兵抗日武装的重要力量

    小兵张嘎的原型之一,便是雁翎队老队长、战斗英雄赵波。

    抗日战争时期,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、水上猎户组成的游击队活跃在白洋淀,勇敢机智地与日寇战斗,截断敌水上运输线、拔掉据点。游击队员操起插着雁翎的火枪,驾驶小船排成整齐的‘人’字,宛如展翅高飞的雁阵,雁翎队由此得名。


    从1939年成立,到1945年配合八路军解放安新县城,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超过120人,他们在六百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上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,与敌军交战70余次,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。


    雁翎队就像一把锐利的尖刀,插在敌人津、保水上航线的咽喉上,成为冀中民兵抗日武装中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

    80余年过去,硝烟已散,荷香如故。

    如今,白洋淀畔,一条城市主干道横贯东西,名为雁翎大街。沿街道远眺,“未来之城”雄安新区正焕发蓬勃生机。


    历久弥新的国防教育价值

   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是中华民族的希望。正如曾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所言:能影响三代中国人的电影,非《小兵张嘎》莫属。

    嘎子以其镌刻在银幕上的钢铁意志、深情呼唤、金子般的心灵、水晶般的淳朴,照亮今天青春少年的成长之路,激励新时代的青春少年不负韶华、续写华章。


    影片已在多个平台上线高清修复版,这个暑假,不妨关掉电子游戏,和孩子一起坐在屏幕前,感受白洋淀的芦苇、雁翎队的游击战术、军民协作的鱼水情……

    checktaskdate=&unchecktaskdate=&ssbm=&fromcontentid=&enddate=1754/1/1 0:00:00&thirdtitle=&showtitle=&maintype=&titleformatstring=False_False_False_&check_isadmin=True&check_username=qgdbadmin&check_checkdate=2025/8/14 15:11:36&check_reasons=
   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
   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
   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
    重点链接